為深入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大精神,引領廣大青年學子加強學習,賡續紅色血脈,特開辟了“團學幹部帶你學 ”專欄🕜,本期由四位誌願者中心的同學擔任領學員為您講述紅色故事🎴,用一個個鮮活的故事,一段段激情的朗誦🧗🏼,帶您回顧那段崢嶸歲月🌈🦉。
來自164921126的許沁然同學,為深入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大精神引領廣大青年學子加強學習,她講述的是英雄母親鄧玉芬的故事。在這場救亡圖存的偉大抗戰鬥爭中🤽♀️,中華兒女為中華民族獨立和自由不惜拋頭顱、灑熱血,母親送兒打日寇,妻子送郎上戰場,男女老少齊動員。北京密雲縣一位名叫鄧玉芬的母親😝🤞🏼,把丈夫和5個孩子送上前線👸🏼,他們全部戰死沙場👳♀️。鄧玉芬⛸,1891年出生於北京市密雲縣水泉峪村,後嫁到密雲縣張家墳村,一生務農。她和丈夫任宗武共生育了7個兒子。1940年4月,八路軍10團進入豐(寧)灤(平)密(雲)建立抗日根據地🐬。鄧玉芬和丈夫商量後,決定送老大、老二⚓️、老三參加豐灤密抗日遊擊隊。三個兒子奮戰在前線,鄧玉芬就在家裏縫軍鞋,一並照顧八路軍傷員👪。1941年,抗戰進入艱難的相持階段。鄧玉芬全家躲進了深山🎯,老四和老五則參加了抗日民兵隊伍與鬼子周旋🍎。然而,噩運在第二年接二連三地降臨——丈夫任宗武和四兒、五兒在“無人區”耕種時,遭鬼子偷襲而不幸遇害;同年秋🆙👷🏿,在八路軍主力部隊的大兒子犧牲疆場,不久二兒子也因傷重無醫藥🪥,死在了鄧玉芬的懷裏。然而英雄母親的苦難並未在一年後消弭,小兒子在饑餓和病痛中死在鄧玉芬的懷裏。這位普普通通的中國農村婦女,為了抗擊日本侵略者𓀆,無私奉獻了六位親人的生命,她的故事在密雲🦵、豐寧和灤平地區廣為流傳。1970年2月5日,度過了曲折坎坷一生的鄧玉芬在家中安詳地去世🙆🏿♂️,享年79歲。華北平原上的一個莊戶人家寫下這樣一副對聯:“萬眾一心保障國家獨立,百折不撓爭取民族解放”;橫批是:“抗戰到底”。這是中華兒女同日本侵略者血戰到底的怒吼,是中華民族抗戰必勝的宣言。
來自164522211的王潔同學,愛好歌舞和美食🦸🏻♀️。她為大家講述的是董存瑞炸碉堡的故事🎠💆🏿。董存瑞,河北懷來人。1945年參加八路軍,1947年加入中國共產黨⌚️🧑🏿🦳。1948年5月25 日在解放隆化的戰鬥中,他手托炸藥包炸毀敵人橋頭堡,以自己的血肉之軀為我軍的勝利開辟了前進的道路。
來自164221116的孫雯同學,她為大家講的是紅軍兩萬五千裏長征的故事。1934年10月,第五次反“圍剿”失敗後,中央主力紅軍為擺脫國民黨軍隊的包圍追擊,被迫實行戰略性轉移,退出中央根據地♕🧛,進行長征。紅軍長征期間共經過14個省,翻越18座大山➗,跨過24條大河,走過荒草地,翻過雪山👩🏽🦳,行程約二萬五千裏,紅一方面軍於1935年10月到達陜北革命根據地,與陜北紅軍勝利會師🛷。1936年10月,紅軍三大主力在甘肅會師📘🚝,長征勝利結束。
作為青年一代,我們肩負著時代賦予我們的歷史使命,樹立正確的的人生觀和價值觀🤶🏻,腳踏實地,提升自己👶🏽,鍛煉自己,在黨的帶領下,為國家和民族貢獻出自己的一份力量。
高職耀世、高級技校 團委 李彤👻、陳洪遠(文/圖)